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中華鱘保護基地位于本區上海市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目前,這個基地的二期項目已基本建成,即將進入配套施工階段。

二期投入運營后,將與一期場館聯動,共同按下珍稀瀕危物種保護研究“加速鍵”。
長江大保護,既要堅定不移推行禁捕,也要積極開展水生生物養護。在“綠水青山踏歌行——十年禁漁看長江”網上主題宣傳上海站活動上,記者了解到,上海正通過資源環境監測、完善救護體系、增殖放流、創新科普宣傳等方式,促進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恢復。
“中華鱘屬于對環境敏感性較強的物種,對產卵場的地形地貌、底質、水流、溫度梯度都有較高的要求?!毖芯恐行闹魅晤櫴窟B說。
為推動長江生物多樣性恢復,上海持續多年開展珍稀瀕危水生動物增殖放流活動,截至目前共計36次,累計放流中華鱘、松江鱸、胭脂魚等珍稀、珍貴物種85萬余尾,底播底棲生物300余噸。

顧士連介紹,研究中心接下來的一個重要項目——將人類醫學上的生殖干細胞繁育技術用于中華鱘等珍稀瀕危水生生物的繁殖研究?!跋Mㄟ^干細胞就能把小魚繁殖出來,實現種群的進一步擴大。”
中華鱘保護基地二期將極大助力研究中心科研能力提升
它的建筑面積達4萬平方米,共有3個主體館,將與一期聯動打造珍稀瀕危水生生物保育平臺、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平臺、科學研究與科技創新平臺、科普教育與生態體驗平臺、運行管理與綜合保障平臺等“五大平臺”,搭建起長江旗艦瀕危物種的“生命方舟”。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