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任翀)今天,由上海市科委、崇明縣政府共同發起的“匯創崇明”項目正式啟動,崇明縣在現有六大產業園中同時辟出“零門檻”創客基地,向全市創業創新者“拋繡球”,鼓勵“野蠻生長”。
長興海洋科技港、智慧島數據產業園作為率先落實“匯創崇明”項目的產業園,將各自推出3000平方米辦公空間,免費供創客使用三年。崇明工業園區、富盛經濟開發區、崇明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崇明現代農業園區等其他設置創客基地的園區或企業,也將于近期公布支持方案。崇明籍大學生入駐這些創客基地后,還可疊加享受“崇明籍大學生回鄉創業可享受5萬元現金紅包”等現有政策優惠。
這些新措施,都是為了用足崇明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環境中的特有優勢。在崇明縣委、縣政府看來,這里的創客基地與中心城區相比,有三大特點:美好的生態環境能讓創新思維在青山綠水間盡情奔騰;相對低廉的商務成本能緩解創業創新的生存壓力;島上欣欣向榮的海洋裝備產業、現代農業、休閑旅游業等有助于“萬物生長”,是創客展身手的實驗場,能讓創業創新成果直接落地。
正因此,新推的六大創客基地不對創業者、創新者設置入駐門檻,“草根創新”能在這里“野蠻生長”。政府更加強調創新生態環境的建設,既做“后勤部長”,更做“信息部長”,通過創客基地的設立,為創業創新者搭建信息、技術、應用的橋梁。根據“匯創崇明”計劃,不僅要在辦公條件上支持創客,還將經常組織創客、政府、投資者、相關企業等共同參與的信息沙龍等活動,推動不同資源碰撞、對接,豐富崇明生態島的內涵、提升生態島的建設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就業創業鼓勵政策中涉及的資金由政府承擔,“匯創崇明”涉及的辦公成本等將由相關園區承擔。園區為什么愿意“買單”?長興島上的海洋科技港,洋溢著求賢若渴的熱情:創客基地基本修繕完畢,9月前可“拎包入駐”。園區還想到了創客們的生活問題,為他們提供公租房及相應生活配套。園區董事長周文忠說:“創客們來了后,吃住我們也會負責。”在他看來,目前島上多的是制造業企業,創客們在“互聯網+”等現代服務業領域的探索,可以與現有產業取長補短。
直接與長江隧橋連通的智慧島數據產業園,把園區最好的位置留給創客。董事長楊衛華坦言:“年輕人、創業者代表激情、代表未來,缺乏他們的園區是不完整的。”
記者注意到,分眾傳媒、清科集團等知名企業也出現在“匯創崇明”中。崇明縣經濟委員會主任沈忠對此解釋:“他們將幫助崇明一起推廣新項目,號召更多創業者來崇明走走看看。”他們的“以身說法”,或許可以幫助崇明網羅到更多創新型人才和企業。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0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