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封控回不去了?”“什么也沒帶,咋辦?”3月27日,在長興對江渡客運站剛卸完貨的貨車司機張師傅傻了眼,即將面臨的封控管理使他和2名隨車人員無法回到老家。

同樣感到彷徨無助的還有正在為客輪公司新能源船舶實施充電樁項目施工的3名工人。自疫情發生以來,多名外來務工人員滯留在長興輪站,他們是如何解決吃住問題的?
客輪公司第一時間將滯留人員情況上報生態交通集團,收到上級指示和要求后,長橫對江渡的黨員們帶頭迅速行動起來,想辦法妥善安置受困群眾,為他們建立起了臨時的“家”。

王師傅和兩名工人3月份來到長橫對江渡,負責新能源船充電樁項目施工。他們均來自外地,施工工程隊給他們配置了臨時集裝箱作為宿舍隨工地流動。
原先的一日三餐是由工程負責人送餐過來,但由于負責人也處于封控地區,他們為吃飯問題犯了難。張師傅是為工程項目運送材料的卡車司機,當天卸完貨后得知封控消息,無法返回就此滯留。
“別擔心,就在站里將就一下吧,吃住問題我們給你們解決。”長橫黨支部了解情況之后馬上出來安撫。
與他們一樣滯留長興的還有陳師傅等3人,他們來自江蘇鹽城,封控時正在為船舶做內飾裝修。由于裝修材料運輸問題,工程已停工,但他們回不了家,在上海也沒有住所。
長橫支部黨員當晚就行動起來,為這些工人搭建臨時床鋪,雙人間變三人間,還主動把自己的宿舍讓出來,騰出空余地方,并拿出自備的牙膏、毛巾、被褥等給工人們使用。幾名工人的一日三餐問題同時解決,每天由食堂工作人員親自送到他們手中。
“真的太感謝這里的職工了,當時得知要封控真的非常著急,出門就帶個手機、水杯,什么都沒有。他們給我們想得很周到,也很照顧我們,一日三餐和生活用品我們都不用愁。我現在用的手機充電器就是志愿者幫我買來的,我現在很安心,心里暖暖的。”自封控就滯留在長橫渡的工人陳師傅激動地說道。

目前,9名外來務工人員已住在長興對江渡輪站將近一個月了,與他們住在一起的還有9名無法輪崗回家的安保人員。長橫黨支部牽頭組建了滯留人員微信群,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鼓勵他們安心配合疫情管控工作。同時,在長興鎮、橫沙鄉政府的支持下,輪站按照防疫要求將他們一同納入人員健康管理,每天進行核酸檢測和抗原篩查。
病毒無情,人間有情,抗疫有力度,更有溫度。作為橫沙鄉進出市區的唯一通道,在疫情防控期間,類似這樣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事情,長橫對江渡黨員同志們每天都在身體力行,緊急夜航轉運橫沙病患、傳遞居家人員短缺藥品、志愿服務支持屬地防疫工作……
他們踐行初心使命,用“心”匯聚合力,共克時艱,彰顯國企擔當,為外來務工人員構筑起一座安逸的港灣,兌現了對社會責任的承諾,組建的“臨時家庭”就像春日的暖陽,給他們帶去無限溫暖和力量。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