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農村宅基地還耕后,土地如何再利用?豎新鎮育才村想了個好辦法,把宅基地還耕后的土地改造成“共享菜園”,實現了還耕土地的常態長效管理。

育才村響椿路主干道北側,有一塊宅基地還耕后的土地,占地500余平方米。記者看到,土地周圍被傳統的低矮磚墻圍成了菜園,園內種有茄樹、菜椒、大蒜、絲瓜、黃瓜、玉米和扁豆等蔬菜,幾位村民正忙著采摘成熟的蔬菜。
“我們會把蔬菜拿到村里的孤寡老人家里,免費贈送?!贝謇锏耐诵蔹h員李才忠邊采摘蔬菜邊對記者說。
從2019年起,崇明區開始實施農民相對集中居住政策,育才村共有7戶村民將自家宅基地進行置換回購。去年下半年,這批宅基地完成拆除工作,還耕面積6.5畝。
如何將這些土地更好地利用起來?育才村黨總支書記、主任沈玉萍告訴記者,針對這個問題,村黨總支、村委會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聽取村民代表的意見。

一番“頭腦風暴”后,大家想了一個辦法:在拆除后的宅基地原址上,打造由黨建微網格全體黨員共同管理的“共享菜園”,由土地所在黨建微網格內的黨員志愿者團隊負責日常管理和養護,種出來的蔬菜由志愿者無償送到村里的孤寡老人或困難失能人員家中。
“這是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盤活宅基地還耕土地資源的創新舉措。”豎新鎮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育才村已有兩塊宅基地還耕土地被改造成了村民自治模式下的“共享菜園”。
這兩塊土地所在的村民小組都建有黨群服務點,因此可以充分發揮基層網格黨支部的示范引領作用,調動大家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同時還能為有困難的村民送上黨組織的關愛。
記者了解到,不久后,育才村還將有20多戶村民陸續置換回購宅基地,屆時村里又會多出不少宅基地還耕土地。下一步,村里除了會在建有黨群服務點、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的村民小組繼續復制“共享菜園”模式。

還會探索“村民租用,自耕自種”的模式——把村里的宅基地還耕土地通過承包經營的方式租賃給村民進行耕種,這樣既能對還耕土地進行再利用,又能增加農村集體收入。
“希望育才村能探索出更多宅基地還耕土地再利用的新模式,為全鎮乃至全區提供可復制的村民自治新路子?!崩畈胖艺f。?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