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想來崇明看花博會,但又怕天公不作美。未來一個月崇明天氣狀況如何,如何合理安排花博會出行?對此,崇明早已有“高人”對未來天氣做出預測。

在江南地區,流傳著一條民諺“崇明人猜天,江西人識寶”。說的是崇明人在預測天氣方面獨到的本領。千百年來,崇明島島民無論出海捕魚或者田間勞作都需要了解天氣情況,那時沒有現在的氣象觀測及預報手段,崇明人只好看天,把日常觀察到的天象、物象與實際天氣變化聯系比較,逐漸領悟其中的關系,反復比較,逐步積累,不斷演化,逐漸變成了現在順口好念、易記好背的天氣諺語。2007年,崇明“天氣諺語及其應用”被列入上海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天氣諺語及應用”上海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秦衛堂利用天氣諺語結合現代氣象科學,進行了幾十年的天氣預報,尤其是中長期預報,準確率較高,填補了常規天氣預報的空白,受到農業部門和農戶的一致好評,被人稱為“崇明天公公”。

花博會前夕,90多歲的秦衛堂和崇明氣象局以及崇明氣象臺的工作人員聯合撰寫了一份《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天氣展望》,對整個花博會期間的天氣狀況進行了分析預測。這份展望中寫到:“小滿節氣(5月21日至6月4日)崇明以晴雨相間天氣為主,雨日雨量正常略偏多,氣溫平穩。”
而實際的天氣情況也確實和秦衛堂的預測十分接近,再次驗證了崇明人“看天”的本領。那么,接下來一個月時間,崇明的天氣狀況秦衛堂又是怎么預測的呢?
“芒種節氣(6月5日至6月20日)前期將有3-5天迎梅雨天氣,今年入梅預計在6月17日-19日前后,入梅后雨日雨量比往年偏多。”
“夏至節氣(6月21日至7月6日)處于梅雨期,雨量偏多,期間預計會出現1-2次強對流天氣,4-6次大到暴雨。”
秦衛堂的這些預測都是長時間進行天氣觀測分析后得出的結論,并有多條天氣諺語進行相互佐證。“三九欠東風,黃梅無大雨。”

當年冬至后的第三個九天偏東風少于3天(含三天)稱為“欠”東風,這樣當年梅雨將偏少。今年“三九”里偏東風有5天,預示今年梅雨偏多。“發盡桃花水,必是旱黃梅”。發盡,發足的意思。桃花水是指清明節前后總共21天的雨量,桃花水總量達80毫米或其間日降水量大于10毫米的達4天以上,桃花水算發足,則當年梅雨偏少。今年桃花水只有72毫米,大于10毫米日降水量天數只有3天,桃花水未發足,預示今年梅雨雨量偏多。“行得春風,必有夏雨”。春風指陽歷4月份的偏東風,夏雨指的是梅雨,4月份偏東風大于17天則當年梅雨雨量偏多,今年4月份偏東風有29天。
根據這份天氣展望,入梅后崇明雨日和雨量都比往年偏多,想要看花博的市民可以趁著晴好天氣,趕緊行動起來。當然,雨日游花博也有一種別樣的體驗。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