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在城橋鎮人民路111號,繁華的鬧市街頭,有一家老店鋪:欣欣紡織品商店。從1984年開業,至今已有36年,兩旁的店鋪換了一批又一批,這家店仍在堅守。它做的買賣是“衣食住行”的首位:紡織品生意。

營業時間為早上8:00到下午5:00,店里主要經營呢絨、化纖、棉布、絲綢、窗簾、襯布等各種紡織面料。老板鈕宇鳴年逾五十,精氣神很好。“有人來買,我就開下去,至少會開到我退休。”
店鋪沒有大門,呈開放式結構。60平方米的店中,除了供顧客行走的過道,擺滿了幾百種各色布料。為了不讓購買者挑花眼,鈕宇鳴為每塊布料貼上數字標牌,以示區分。白底藍框的吊牌頗具年代感,布料廠商的名字“三毛廠”也能勾起回憶。
據鈕宇鳴介紹,上海本地的紡織廠基本已經遷走,他得從其它省市進貨。杭州的真絲、青島的棉布……每一種紡織面料,鈕宇鳴貨比三家,挑選最優質的貨源。“淘寶網上也有,但我不太放心,還是買過幾次的老店熟悉。”

在店門左側,一位師傅正在臺前埋頭忙活。桌上的卷尺、標尺、剪刀加上身旁“度身定做男女西裝各式時裝”的招牌表明,這是一位裁縫,叫羊凱東。
當記者問及手工制作衣服的步驟,羊凱東微微一笑:“這可復雜咯,你們小年輕現在都不會了。”一邊說著,他將一整塊布裁成許多片小布料,在上面用筆寫著什么、畫著什么。
“我在做標簽。”標簽即是每件成衣的“商標”。在一塊碎布料上寫明購買者的名字,再加上手繪的衣服樣式即可。羊凱東用碎布條把成衣捆扎起來,系上標簽,一件藏藍色碎花襯衣大功告成,等候購買者憑收據換取。
“從前大家都是店里買布料,自己家里做衣服,后來條件改善了,讓裁縫師傅做。”在鈕宇鳴看來,這樣的改變是時代的潮流。十多年前,羊凱東“入駐”店中,專門做衣服。
一件衣服的制作時間長則兩天,短則半日,要根據款式而定。“私人訂制”的服務很受老一輩的歡迎,從選料、花色到樣式,顧客的要求都能得到滿足。
一家歷史長久的店鋪總會有老顧客。“我這里幾乎都是回頭客。”鈕宇鳴介紹,來店里買布的基本都是“爺爺奶奶輩”了。家住城橋鎮的王阿姨便是其中之一,也是鈕宇鳴的老主顧了。

“他開店的時候我就來了,做衣服的布料都到他這里買,棉布的穿著舒服。這里選擇多,幾百種顏色、圖案,什么國際大牌能做到?”王阿姨笑著說。
“老板,選塊布做衣服,這個109號給我看看。”“好像顏色太淡了,換125號吧。”幾經比對挑選,王阿姨選定了一款白底印有藏青色蓮花圖案的布料。“就這塊吧,老板,拿一米半的,做一身寬松點的。”拿出手機,王阿姨掃碼完成支付。
不一會,王阿姨折回店中。“老板,搞錯了搞錯了。”原來,上星期她剛給自己的母親選購過一塊布料,這次來又選了同一款。“哎呀我老糊涂了,要撞衫。”“沒事,那就重新選,慢慢挑。”老板抽出布料讓王阿姨細細挑選,就如三十年來一樣。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