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上世紀90年代,陳強成了崇明最早一批考上導游證的人。此后,他一直就職于崇明的上海生惠旅行社有限公司。
今年40歲的他,雖然已經是一名導游管理者,但還會忍不住帶上導游證,帶著游客作講解。陳強熱愛自己的職業,能夠帶著游客領略家鄉的美景,向他們介紹自己的家鄉,讓他覺得特別有意義。
崇明旅游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起步,經過20多年的發展,完成了從傳統休閑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轉變。旅游六大要素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吃、住、行、游、購、娛”轉變成了“商、學、養、閑、情、奇”。
游客花在交通上的時間大大縮短,可游覽的景點變得更為豐富,可供選擇的住宿點和旅游體驗項目也越來越多了。
陳強看著崇明的旅游條件變得越來越好,在服務游客的時候,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驕傲。
從“趕船班”到“隨時出發”
陳強剛入行時,崇明島上還沒有旅游大巴。那時候,來崇明的旅行團大多來自上海市區。作為導游,陳強得提前預約好市區的旅游車。為了第二天準時接團,他還得提前一天坐船出島,住到旅行團指定的出發點附近。
2001年春分,陳強接了一個市區40多人的團,接團前一晚,他提前住到了四平路的賓館。第二天一早,陳強帶著旅行團到達石洞口碼頭的時候,看到眼前的車排起了長龍。
“準備擺渡到崇明的車子一直排到了盛橋。如果乖乖排隊,至少要等上幾個小時。因為他們是一日游,即便排上隊,原本的行程也來不及走。當時在我們面前,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取消行程。”陳強知道,他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了。
“就這么黃了?怎么也得給我們一個交代。”游客們紛紛提出賠償,這可把陳強急壞了。他盡最大的努力和他們耐心溝通,僵持了幾個小時后,游客被陳強誠懇的態度打動,最終放棄了賠償要求。
客人的善良讓他十分感動,但在陳強心中,“逃過”賠償并不是什么值得驕傲的事,他總是心懷愧疚,“交通問題成了我們導游心中的一顆不定時炸彈。”
2009年10月底,上海長江隧橋開通,制約崇明旅游發展的交通瓶頸終于被打破。“我和同事們太高興了,我們再也不用為趕船班的事發愁了。”陳強笑著說。“如今,崇明島上有50多輛旅游大巴,早上坐著大巴從崇明出發也來得及接團。”
從“農家樂”到“開心農場”
陳強回憶,90年代末,前衛村開始發展農家樂,開創了上海農家樂鄉村旅游先河,前衛村農家樂一站式“吃住玩”開始出現在旅游產品中。
農家樂旅游吸引著大批的城市游客來村度假,崇明除了少數幾個鄉鎮外,基本上每個鄉鎮都有農家樂的身影。
“農家樂剛起步的時候,吸引了很多游客。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游客對于旅行體驗有了更高的需求。一直跑農家樂這樣的行程,不要說游客,我們導游都覺得有些膩。”陳強說。
鄉村旅游的業態日新月異,農家樂經營項目比較單一、缺乏創意,僅局限于展示農家活、農家菜、農家景,固守傳統的農家樂模式不利于農家樂的進一步發展,于是,崇明2.0版的農家樂——民宿隨之應運而生。
這幾年,像知谷、逅院、也山民宿、黑森林等民宿如雨后春筍般興起,豐富了崇明生態旅游的選擇。
漸漸地,去民宿參觀成了陳強旅行社的熱門項目。“我們常常和民宿合作,游客也很喜歡這樣的安排。和以往的農家樂不同,民宿從設計、餐飲到住宿,在農家樂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變得更為精致。
游客可以吃到民宿開發的創意菜品,也有了更為精致的住宿體驗。”陳強說,現在很多民宿內,也會舉辦各種不同的活動,比如書畫教學、美食課堂等,這些都為民宿游加分不少。
2009年以后,崇明農家樂旅游漸入佳境,從1.0版農家樂,到2.0版民宿,再到3.0版開心農場,農家樂旅游乘著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東風,跨上了旅游發展的快車道,引領了崇明生態旅游發展模式。
“開心農場比民宿規模更大,可以體驗的活動也更豐富。”前段時間,陳強接了一個來自海南島的團,其中有一站就是位于廟鎮的香朵開心農場。農場“江南園林”般的風光,讓游客大為贊嘆。
香朵開心農場地面積200余畝,有林果采摘區、農耕體驗區、雞禽觀賞區等多個農業功能區。游客們可以體驗實實在在的放羊、插秧、捉泥鰍、抓螃蟹等農事活動,也能“在稻田里喝咖啡”,享受有城市生活品質的服務。
從“景點游”到“全域旅游”
“以前,崇明的旅游產品未成體系,旅游配套服務設施也不完善。如果是一日游,一天只來得及跑一個景點,走馬觀花逛一圈,差不多就到了返程的時間了。”陳強說,但是近幾年這一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隨著崇明旅游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除了東平國家森林公園、東灘和明珠湖等耳熟能詳的自然生態景點,禾偕生態莊園、博士農場等農業旅游觀光點也成了游客休閑的好去處。不僅如此,崇明旅游產業的發展出現了一種新的趨勢,涌現出了一批以“自行車騎游”“徒步運動”“馬拉松”等為代表的新型旅游產品。
“這些旅游產品,吸引了越來越多島外的游客來崇明游玩,體驗有別于景點游的全新玩法。”陳強說。
就拿今年5月崇明舉辦的搖滾馬拉松來說,它是世界最大的路跑系列賽事,已舉辦了22屆,這項全球參賽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馬拉松系列賽首次落戶崇明。這不僅是專業選手和運動愛好者的盛宴,也是來自全國各地、世界各國游客共同狂歡的舞臺。從這個意義上講,它豐富了崇明旅游的內容和內涵。
再拿自行車賽來說,崇明已經連續十幾年成功舉辦,從國內賽到國際賽不斷升級。在這過程中,選手收獲的不僅是比賽的成績與樂趣,還有崇明的生態美景。
不僅如此,崇明這幾年在辦車賽的同時,舉辦嘉年華活動,全民參與其中,全民共享盛宴。“這讓崇明的綠色名片越傳越遠,助推崇明多旅融合發展,朝著全域旅游方向前行。”陳強說。
去年,《崇明區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正式發布,崇明著力打造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大旅游格局,通過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全力推進“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全力推動與農業、體育、文化、健康醫療、會議論壇等領域實現“多旅融合”發展,形成綜合性旅游產業體系,不斷提升服務業發展能級。
崇明旅游迎來了“大發展”,來崇明旅游的游客呈爆發式增長,陳強和他的同事們忙碌并快樂著。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