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崇明是上海最大的農村地區,同時也是上海鄉村振興的重要陣地。那么,崇明是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呢?不搞工程振興、政績振興,要打造富有田園野趣、尊重自然生態、產業興村民富的美麗鄉村。這當中,青年朋友們更是鄉村振興的時代擔當,自覺當好振興鄉村“主力軍”,展現新時代青年風采,助力鄉村振興在崇明的生動實踐。
產業興旺氣象新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以港沿鎮園藝村為例,該村是遠近聞名的黃楊村,有著“瓜子黃楊之鄉”的美譽。全村85%的農戶種植黃楊,種植規模達到1600多畝。每年,眾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都會慕名到村里購買黃楊樹,全村造型黃楊去年銷售收入近4000萬元。
可曾想到,過去的園藝村,因村民原始落后的“散兵游勇”式的銷售模式,黃楊產業始終沒有形成氣候。近年來借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轉機出現了,村里的黃楊產業有了新氣象。
港沿鎮組建成立了黃楊協會,協助組織技術指導、品牌培育、市場開拓等工作,已累計吸納園藝村及周邊黃楊種植戶500多人成為會員。協會成立后,多次邀請黃楊造型專家前來授課,提升種植戶的黃楊造型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港沿鎮團委還組建了一支青年志愿者團隊,該團隊在其中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他們與政府有關部門、學校等對接,以項目化運作的方式,開設青少年黃楊興趣班,成立青年人黃楊講解團隊,進一步推動黃楊技藝和黃楊精神的傳承。
此外,鎮上的青年人還助推了黃楊交易線上線下平臺的搭建,讓黃楊交易變“提籃叫賣”為“雙向對接”。線上通過搭建黃楊交易平臺、啟用“最美園藝黃楊”微信公眾號,開展技術交流、盆景展示、專業銷售等,推動供需雙方有效對接;線下組織種植戶參加盆景、園林展銷會,對接全國各大苗木交易平臺,及時掌握造型黃楊市場變化趨勢??上驳氖?,憑借黃楊產業,園藝村入圍了上海市第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村。
產業做強繼續保持,“顏值”提升也刻不容緩。歷經一年多建設,園藝村通過整治人居環境、修復河道生態、重塑農宅風貌、發展以“黃楊”為主題的文旅產業,已完成1平方公里核心區建設,呈現出“白墻青瓦坡屋頂,林水相依滿庭芳”的鄉村新風貌??梢哉f,園藝村結合實際,立足資源稟賦,在差異化和特色化上做文章,全力打造新農村建設的新亮點、新風景,生動詮釋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崇明案例。
除了發展園藝村的黃楊產業之外,豎新鎮仙橋村的“合作社農業帶”,港西鎮北雙村的三灣公路農業集聚帶,廟鎮永樂村的西紅花特色種植,城橋鎮聚訓村的甜蘆粟特色種植、綠華鎮華西村的柑橘特色種植,也通過在特色產業上做文章,強化鄉村的核心競爭力,帶動鄉村建設品質的整體提升。
老牌村有新面貌
近幾年,崇明各鄉鎮積極推動產業發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農民的收入不斷提高,日子也過得越來越紅火。其中,最值得一提的當屬陳家鎮瀛東村。
瀛東村位于崇明島最東端,地處長江與東海交匯處。多年前,這里是“潮來一片白茫茫,潮退遍地蘆葦蕩”的荒灘。后來,經過3次圍墾,瀛東村逐漸形成以養殖業、種植業、旅游業三業為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還成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
另外,瀛東村也是上海唯一堅持走集體經濟道路的村莊。2014年,瀛東村首開崇明先例完成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建立起瀛東村社區經濟合作社,村民成為村集體企業的股東?!耙簿褪钦f,村民不僅可以參與集體資產管理,還能享受集體資產經營的分紅,最終實現集體致富?!卞瓥|村相關負責人表示。
之后,村委會中堅力量——中青年一代繼承老一輩的發展思路,堅持集體經濟的管理模式,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形成以生態旅游業為主導、種養業均衡發展的產業結構模式,不僅讓村民的財產性收入不斷增加,也為瀛東村進一步發展開辟了新途徑。
打造集餐飲、住宿、游玩等為一體的現代生態旅游度假村、建漁具博物館……隨著瀛東村旅游業的不斷發展,瀛東村旅游收入可觀。這幾年,全村兩百多位村民依靠這些產業致富。不僅如此,許多村民還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獲得了不錯的收入?!耙郧皼]有工作,在家里帶帶孩子。后來度假村開業后,就來到這里的餐廳工作,如今,每月有穩定的收入。像我這樣在這里工作的村民還有不少呢?!贝迕耜懪扛嬖V記者。
2018年,瀛東村村委會又創新可持續發展模式,找準時機與區旅投公司合作。區旅投公司對度假村、餐廳、會議中心進行升級改造,瀛東村也借助旅投公司進一步優化產業,讓村民獲得更多資產紅利,同時也實現了瀛東村新一輪跨越式發展。
不只是瀛東村,崇明其他鄉鎮也在全力推動產業發展,帶領村民致富。比如,建設鎮虹橋村正全力發展現代民宿、農家樂產業。日系風格的也山民宿、新中式風格的林墅……隨著本地青年創業者的不斷增多,旅游產業也逐漸壯大。未來虹橋村還將依靠青年創業者的力量,改變傳統經營思維,帶領村域的老百姓整體發展,從而推動虹橋村的經濟發展。
農村風景美如畫
鄉村振興,要富更要美。秋高氣爽的十月,在東平鎮長江農場走一走,一幅生態宜居的鄉村畫卷映入眼簾。小橋流水,鳥語花香。近處的墻上,手繪的宣傳標語栩栩如生,向人們傳播正能量;遠處,綠樹鮮花圍繞著亭臺,一棟棟房屋錯落有致,農場可謂處處是美景。
“聽說最早的時候,這里曾是一片蘆葦蕩?!?0后新農場人喬婷來這里4年多了,她告訴記者,對比如今的好風景,真的難以想象曾經的模樣。
環境變美,要先從農場里的幾個公園說起。市民公園修建于上世紀80年代,最開始是農場知青的俱樂部,之后逐漸荒蕪。2012年,東平鎮政府開始著手改建,種上了桃樹、月季等花草,鋪設了健身跑道,升級轉型成為公園。同樣的,2017年另一個由廊道升級而成的雨水花園也正式向公眾開放。今年,位于桂林新村北側的1000平方米綠化帶區域,也將通過綠化提升、造景、知青記憶重現、知青文化宣傳等打造成為居民家門口的街心花園?!岸潭處啄陼r間里,農場有了3個花園,環境大大改善了,等到花博會舉辦時,整個農場都要變成大花園了。”喬婷高興地對記者說。不止如此,為配套2021年中國花博會的舉辦,今年,東平鎮政府還對東風、長江地區的16個住宅小區實施美麗家園建設,并對林風公路沿線進行立面、廣告牌及景觀統一改造,同步消除周邊環境臟亂差點位,全面提升東風、長江地區的居民環境面貌。
環境面貌的提升離不開青年人的主動參與?!拔椰F在每天都會把自己家里家外收拾干凈,看到樓道里臟了就掃一掃,擦一擦?!眴替孟蛴浾呓榻B自己的經驗,為了讓家里看起來更加漂亮,她還在自家陽臺上種植了各種各樣的花草。鄉鎮青年們也會不定期聚集到一起對散落在河邊和綠化帶里的包裝袋、飲料瓶等進行清理,同時青年們還定期走村入戶向村民發出保護河道、人人有責的倡議,營造全民關心保護河道環境的良好氛圍。
如今,通過政府改造、百姓參與的方式,崇明的人居環境得到優化,鄉村面貌煥然一新,老百姓的幸福感越來越強。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