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什么樣的產品和服務才真正能“為上海代言”?昨日,以上海振華重工、光明乳業、上海朵云軒等為代表的53家企業,獲得首批“上海品牌”認證。上海市質監局介紹,希望通過“上海名牌”認證出一批符合“品牌引領、自主創新、品質卓越”要求的高品質、品牌標桿企業,構筑起能代表中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高端品牌集群。
53家企業首批獲得認證
昨日,在上海品牌認證獲證企業發布會上,上海市副市長許昆林指出,要落實市委全力打響四大品牌“1+4”文件要求,對標國際提高上海產品和服務的標準水平,遵循國際慣例,大力開展上海品牌認證工作,為全力打響“四大品牌”提供科學的評價方式。
因此,“上海品牌”的定位,明確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以海派文化的國際性、包容性、引領性為內涵,以質量、創新、品牌、技術、管理為核心,塑造品質卓越、技術領先、管理科學的自主品牌形象。
經過嚴格的認證與篩選,上海外服、上海振華重工、紅星美凱龍、上海朵云軒等53家企業獲得首批“上海品牌”認證。據悉,上述通過“上海品牌”認證企業,可以獲得政府采購項目優先權、所在地配套獎勵扶持等方面的政策優惠。同時,“上海品牌”正在申請注冊商標,獲得批準后,企業通過“上海品牌”認證的產品或服務可以打上這一“金字招牌”。
15家專業機構主導認證
過去,上海的品牌評選主要有“三張牌”。第一張牌是質監局推的“上海名牌”評選;第二張牌是工商部門推的“著名商標”評選;第三張牌是商務部門推的“中華老字號”評選,但這些評選都帶有深深的“政府主導”烙印,雖然能確保權威性,但獨立性、專業性和社會認可度各有不足。“這些品牌究竟該由政府來評選,還是由真正的市場主體來投票。”上海市質監局局長黃小路曾坦言。
因此,在“上海品牌”的認證過程中,政府部門逐步“放權”。2015年起,上海開始尋覓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包括瑞士通標、德國萊茵、法國必維等在內的8家全球業績排行前10名的國際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攜手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等7家國內權威認證機構、科研機構及協會,合計15家機構組成了“上海品牌國際認證聯盟”,作為“上海品牌”認證體系建設與實施的平臺。
該聯盟采用國際通行的合格評定方式,對自愿申請認證者的產品和服務,依據標準進行市場化評價。
“上海制造”占比逾七成
本次認證企業分為上海服務、上海制造、上海購物和上海文化四個大類。而屬于“上海制造”的企業,占比達到了總量的七成以上,其中不乏集裝箱起重機、火電汽輪機、風力發電機組、超級電容器等先進制造業“結晶”,也有眾多諸如“紅雙喜”乒乓球、“馬利”中國畫顏料、"敦煌"民族樂器這樣“接地氣”的民用消費品。
“上海品牌”的口號是“上海品牌的皇冠,走向世界的名片”。市質監局有關負責人透露,“上海品牌”的認證規則中創設了一項要求:企業除了要有能比肩國際一流水準的能力,還必須有國際一流的標準,執行了一流標準,才能穩定生產或提供一流產品或服務。
縱觀首批“上海品牌”獲得者,手中都掌握著至少一項國際一流的標準,并嚴格執行。如上汽乘用車分公司拿出了首個互聯網乘用車團體標準,為互聯網乘用車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識、運輸和儲存等定下“基調”。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