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看和好吃都能滿足



前小桔創意農場位于上海長興島郊野公園的西入口、青草沙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內,去年8月成了崇明首批博士農場之一。農場負責人黃桂利告訴記者,新引進的這臺選果機已是“4.0”版本:“1.0版選果機,只能按桔子大小選果;2.0版的,能在按大小選果的基礎上,按果皮的損傷程度選果;3.0版的,還能根據桔子的表皮顏色、‘賣相’來選果。目前國內桔園采用機器選果的話,大多數都還是1.0的版本,2.0、3.0版的選果機很少。我們引進的4.0版本選果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除了兼具前三代選果機的功能,還能在無損傷的情況下,按桔子的糖度來選果。”

啥叫“無損傷”?如果剝開桔子吃一瓣才能知道甜不甜,這當然不稀奇;用類似醫學上“穿刺”的手法判斷糖度,也會對果子造成損傷,沒有實用意義。前小桔創意農場里的選果機,在桔子從流水線上滾過時可對之“隔空掃描”,桔子的糖度馬上就能被識別出來,然后機器會自動把糖度不同的桔子分配到不同的后道工序里。“篩選標準是人為設置的,操作人員事先在機器上設置好大小、顏色、表皮損傷程度、糖度等標準,機器就會按照設定好的標準選果。比如我設置糖度11度以上,機器就會先把糖度達標的桔子選出來進入精選程序,再根據果子大小、表皮顏色等進行進一步篩選。”黃桂利說。

4.0版無損傷選果機的引入,對桔子的生產、銷售都能帶來“利好”。黃桂利告訴記者,一方面,桔子“好看”和“好吃”是兩個概念,以往買來一筐“賣相好”的桔子,吃起來卻不是個個甜,今后在前小桔就不存在這個問題,肯定能帶動銷售。另一方面,一批桔子經過選果機一篩,如果有問題,馬上就能知道是普遍偏小、普遍偏酸還是普遍色澤不佳,在種植方面就能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我們用精細化營銷手段倒逼精細化生產管理,讓桔子的種植、銷售標準化、規范化,消費者想吃多甜的桔子,就買多甜的桔子。”據了解,這臺選果機每天理論上最多可篩選20噸桔子,目前在前小桔創意農場里,每天有5噸左右桔子經選果機篩選后上市銷售。
柑桔產業回暖趨勢初現
上海地區柑桔商業化種植已有五十年歷史,品種以溫州蜜柑中的‘宮川’、‘興津’和‘尾張’為主,果實上市期集中在10月和11月,以往銷售單價較低,效益不高。近兩年,在各級政府和科技單位的支持下,部分柑桔龍頭企業率先進行品種結構和種植模式的調整,并加強品牌打造力度,致使地產柑桔逐漸在本地市場有了一席之地,柑桔產業回暖趨勢初現。

前小桔創意農場就是運用精細化管理模式上海種出高品質柑桔的典型例子,農場里用上了反光膜,雖然一畝地要花四千多元、使用期只有三年,但反光膜不僅能夠控水、透氣,還能增加光照,確保橘子色彩飽滿,另外,農場還把整棵桔子樹都裝在固定的容器里,這種“限根種植”技術可以克服地下水位高、雨量多、光照差等自然條件的缺失,促進果實上色和糖分積累,大幅提升果實品質,也利于節水節肥與水肥精準調控,實現肥水供給的自動化、可控化和精準化。“以前5毛錢一斤有時也沒人買,現在我們可以賣到8元到20元一斤,這是通過技術培育等途徑提高桔子品質和附加值的結果。4.0版無損傷選果機的引進,將有助于我們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柑桔。”黃桂利說。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0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