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姑娘出嫁時,誰織的布緞多、布紋花色多,就能表明誰家富足,誰家姑娘心靈手巧、勤快,土布嫁妝也成為新嫁娘賢惠的象征。
“土布原來一點也不土啊!”日前,在崇明江南三民文化村土布文化廣場,看著別致的手拿包、舒適的人字拖、鑲嵌著五彩蝴蝶圖案的紙巾盒等精美時髦的土布制品,游客們不時發出這樣的感慨。
這是“2016崇明土布創意設計大賽”的頒獎儀式現場,主辦方從8月就開始征集作品,3個多月共收到各類參賽作品118件,創意土布制品涵蓋了服飾、家裝、包袋、飾品等多個種類。
“崇明土布經過了600多年的歷史沉淀,正在從日用品向工藝品進行蛻變。此次土布創意設計大賽為推動土布文化
的開發利用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主辦方之一、崇明縣文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崇明土布紡織技藝是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土布伴隨著一代代崇明人的繁衍生息。崇明人一般不稱之為“土布”,而習慣地稱為“老布”。用“老”字作前綴,大概“老布”與“老白酒”、“老毛蟹”一樣,在崇明百姓的眼中都是歷史悠久、名聲斐然、以之為豪的傳統特產。
崇明沙洲泥土自古富庶,種棉紡織向來繁榮。以往,一到深秋來臨,棉花收摘以后,婦女們便開始忙碌,在紡車和土布機跟前忙前忙后。直到如今,不少崇明農村人家里仍然收藏著老織布機。
對于崇明土布的織造,崇明民間用“一瓤棉花做到頭”的民諺來概括。“秋來吉貝(棉花)遠連云,茅屋家家紡織勤”,從棉花入秋時的收獲采摘起到織成布匹止,先后要經歷去籽、彈花、紡紗、伙紗、漿紗、筒紗、經紗、勻布、上機、嵌綜、運梭、落機等近20道工序。
彈棉花一般是由男工來干,因為勞動強度比較大,勞作者要背一個大大的木弓,用柄錘不間斷地敲擊弓上所系的弦線,讓弦線彈擊鋪展著的棉花,使之蓬松。棉瓤蓬開展絮后,人們便將它們搟成棉條,在紡車上紡成細細長長的棉紗。
相對而言,紡紗就是個技術活了,要使棉條紡出的紗又勻又細又不斷,手指捏棉花條時的松緊、提拉時的輕重、搖動時的緩急都很有講究。過去在崇明鄉間,考量女人能干會做、聰明靈巧的最重要標志之一就是紡線織布,十三四歲的女孩就要跟著大人學紡紗、織布。不過,初學的小女孩大都不能自如地掌握技巧,紡出的紗不是一段粗一段細,就是時時被扯斷,為此常遭大人喝斥指責。因此,崇明民間有“三歲小囡學紡紗,錠子頭上開白花(指紗紡得太粗),爺揪辮子娘來打,鄰舍好婆勿來勸,長大嫁人做媳婦,勿會紡紗人家話(被人講)”的民謠。
而織布則是個腦力活。織女既要用雙足踩動布機的踏腳板,又要用手來回不停地投梭子,眼睛還得緊緊盯住一根根經紗、一道道緯紗,以防出現挑紗而形成布面的瑕疵。要是織那些花格布,則更需聚精會神,容不得一絲差錯。
最終織成的土布,透氣性好,保暖吸汗,不起靜電,而且它的質樸、粗獷別有一番風情,因此廣受歡迎。崇明土布產品曾遍及華東地區,遠銷東南亞國家。舊時,在崇明農戶家中,尤其是有將要出嫁的女孩家里,再窮也總會藏著幾匹土布。這些布段是女兒的嫁妝,做母親的要準備好幾年。
姑娘出嫁時,誰織的布緞多、布紋花色多,就能表明誰家富足,誰家姑娘心靈手巧、勤快,土布嫁妝也成為新嫁娘賢惠的象征。如今,每年的黃梅季節過后,仍然可見崇明鄉下的婆婆奶奶們從家里的大樟木箱里拿出一匹匹土布放在院子里晾曬,那些土布都是這些老人們當姑娘的時候織好后作為壓箱底的嫁妝帶進婆家門的。
崇明土布曾是崇明的重要產業,但隨著近代工業的發展,到上世紀四十年代,崇明土布生產已日漸式微。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對棉紗實行統購,現代機織布形成生產規模,崇明土布紡織業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近年來,崇明人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如何更好傳承和推廣崇明土布文化,嘗試用現代的設計理念展現土布中蘊含的濃濃鄉愁。2013年,“崇明土布館”在崇明江南三民文化村開館,館內展示了大量紡織工具及土布實物,并且系統介紹了崇明土布的紡織技藝及在植棉、紡織上曾作出巨大貢獻的歷史人物,以場景再現的形式展現了崇明土布的風采。
“我們還邀請設計師用土布裁衣、制作各種紀念品,采用其他工藝點綴,將原本樸實的土布打造成洋氣的時尚用品。經過多年整理,迄今發現的崇明土布花色已有300余種,這也給時尚創意留下了廣闊空間。相信通過大家的呵護和努力,崇明土布一定能再次綻放奪目的光彩。”崇明土布館負責人表示。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0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