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近年來,崇明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截至2015年底,共有1021名學員獲得新型職業農民證書。“十三五”期間,崇明將加快促進生態優勢向發展優勢轉變,以發展“高優高”(高科技、優質、高附加值)為方向,以三場一社(博士農場、家庭農場、開心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為重點,積極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作。到2020年,崇明新型職業農民總數將達4000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總數達100家以上,其中博士農場20家。
8月29日下午,崇明首批博士農場授牌儀式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會議在崇明會議中心舉行。會上,崇明區委副書記、縣長唐海龍,市農委總經濟師王國忠為崇明首批5家博士農場授牌。
2015年底,上海崇明生態農業科創中心在崇成立。作為上海三個農業科創中心之一,該中心重點圍繞生態農業開展科技創新工作,通過聯合國內外高水平科研院所、高校等研發機構,圍繞崇明農業主導產業與生態農業發展需求,采用“1+X+Y”的模式運作(即1個展示中心、X個創新基地、Y個創業農場),集聚創新創業人才,優化創新創業生態,拓展創新創業空間,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為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的農業發展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其中,“Y個創業農場”,即“博士農場”,是上海崇明生態農業科創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謂博士農場,并非一定要有博士參與,其參與者泛指那些有創意、懂技術,對農業滿懷熱情的創業人才。他們在崇明創業,能夠享受政府給予的土地租賃、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優惠扶持政策。博士農場是具有多個科技創新成果和較強科技創新能力的現代農業基地,更加注重科技含量及服務市民生態休閑、觀光體驗的多元效益,實現一產三產聯動,帶動崇明生態農業業態的升級與轉型。崇明首批博士農場包括上海春潤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上海恒健農牧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橘野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上海瀛洲西紅花種植專業合作社、上海中新農業有限公司5家單位。
近年來,崇明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截至2015年底,共有1021名學員獲得新型職業農民證書。“十三五”期間,崇明將加快促進生態優勢向發展優勢轉變,以發展“高優高”(高科技、優質、高附加值)為方向,以三場一社(博士農場、家庭農場、開心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為重點,積極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作。到2020年,崇明新型職業農民總數將達4000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總數達100家以上,其中博士農場20家。
唐海龍說,打造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崇明農業發展而言已到刻不容緩的階段,崇明在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和參與市場競爭的過程中,需要有與當下市場相適應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其中。崇明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應具備面向市場有競爭力、面向農民有帶動力、面向市民有吸引力、面向未來對生態島建設有促進力等特征。崇明在加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建設過程中,要精準發力,在縱向上拓展農業科技含量,在橫向上拓展農業產業鏈發展。各級政府要轉變觀念,主動服務,貼身服務,進一步提升農業服務水平;要做好政策聚焦,發揮政策優勢,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宣傳力度,全力以赴為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0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