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件事不能辦,你的材料不合格,你的要求沒有政策依據……到窗口辦點事,老百姓最怕被說“不”,而這又是在很多窗口的常見現象。怎么破?昨天,記者從浦東新區獲悉,從即日起,浦東在全市率先改革窗口服務模式,規定一線受理人員不能向辦事群眾說“不”,窗口沒有否決權。新區政府表示,未來市民服務窗口不僅要杜絕推諉扯皮,而且還要成為群眾需求的發現者、政府改革創新的“消息樹”。
目前浦東新區設立服務窗口的單位共有20個區屬部門、12個街道、24個鎮和7個開發區,共設立行政服務點291個、服務窗口1962個、年服務約1860萬人次。此次“窗口無否決權”改革涉及到的部門包括新區的所有窗口,涉及到每個委辦局、每個開發區和街鎮。據介紹,新的制定實施后,窗口一線服務人員今后面對群眾辦事申請只能說行、不能說不行。具體是指,在窗口受理的首要環節,窗口一線人員對申請人提出的訴求,特別是涉及非標準化的申請事項,不得隨意行使否決權,不得未經請示核準即說“不行”,即便最終說“不行”,也要做出有根有據、合情合理的解釋,必要時由相關負責同志出面向申請人做出答復解釋。
此前,據新區政府調研發現,窗口隨意說“不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根據發現的問題,新的制度分別制訂了解決細則。
第一種,“你的申請不屬于受理范圍。”
——對于政策上明確規定不屬于受理范圍的,要為申請人指條出路,給予具體的服務和指導,不能簡單說“不知道”、“不清楚”。對于沒有明確規定的新情況、新要求等特殊申請事項,窗口工作人員不說“不能辦”,只說“怎么辦”,做到“不設路障設路標”,為創新創業提供便利。
第二種,“你的材料不符合申請條件。”
——申請人因為材料不全等無法申請,是最常遇到的問題,也是造成“往返跑”的重要因素。對此,窗口人員要對申請人講清楚,不能簡單拒絕。比如要主動提供告知單、申請樣表、合格標準等。浦東市場監管局目前已為此印制了隨手可帶走的“窗口名片”,便于申請人的再咨詢。規土等部門對于要件缺失的申請人提供詳細“告知單”,便于申請人及時彌補。
第三種,“你的申請事項不在紅頭文件上。”
——對于申請人的申請事項屬于模糊地帶或空白領域的情況,不能因為沒有可以套的標準、條件,就“一棍子打死”,而是要建立快速研判反應的“報批機制”,并通過第三方來監督,特別是更好地從企業的訴求中,找到創新突破的可能。
新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窗口人員今后不僅要成為材料的受理者、申請的初審者,還要成為需求的發現者,成為改革創新的“消息樹”、“探測儀”,通過服務企業、接待公眾,第一時間捕捉新信息、發現新事物,進一步激發企業、個人的創新熱情。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0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