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青草沙”水庫在如今的上海應該可以說是個市民知曉度頗高的名詞,站在水庫堤壩上,只見堤外是滾滾長江的開闊江面;堤內則清波蕩漾,蘆葦叢叢。藍天白云之下,環庫公路似母親伸展的雙臂將一泓清水攬在懷中。
青草沙水庫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河口江心水庫,負責向上海市13家水廠供水,覆蓋人口達1300萬,人們不禁好奇,誰是這個水庫的“當家人”呢?他就是現任上海城投原水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青草沙水庫管理分公司經理和黨支部書記的王紹祥。
如今的市民都是半個專家,曾經有位網友問王紹祥,說青草沙水庫水體中氮、磷、營養鹽成分較高,加之水庫內水體停留時間長,容易引發藻類生長,你們有什么措施?
王紹祥介紹說,青草沙水庫具有面積容量大、運行水位時深時淺、水力停留時間較長等特點,因此,控制不當的話,確實容易發生富營養化現象。為了防止這一現象發生,我們水庫運用了先進的“物理生態工程聯合技術”,目前正在逐步形成良性循環的水質改善系統。我們目前采用了早期人工消藻、泵閘聯合調度水力控制、生態系統構建等多種方式來消減庫區營養鹽濃度,從而達到控制藻類生成、維持并改善水質的目的。另外,我們在生態系統構建方面也花了不少功夫,比如針對水庫藻類情況,我們就每年向庫區投放一定量的攝食藻類的魚苗,利用生物調控和操縱技術,降低水體中浮游植物的含量,抑制藻類生長,確保水庫內水質。這些辦法再加上目前水庫實施的物理攔藻措施,所以青草沙水庫的控藻相當有效。
通過新聞媒體多年的報道,今天的上海市民對“咸潮入侵”一詞已是耳熟能詳。就青草沙而言,影響青草沙水源地鹽度變化有三個咸潮入侵源,即北支咸潮倒灌、南港和北港咸潮入侵。其中北支咸潮倒灌是青草沙水源地咸潮入侵的主要來源。
王紹祥請上海市民放心,為了及時掌握并了解青草沙水庫水質情況,目前他們水庫設立了34個水質監測點,并采取實驗室監測、在線監測、移動監測、生態環境監測等不同方式,365天全天候實時掌握水文、水質、氣象、生態等多方面數據;同時對水中藻類、鹽度、重金屬、營養鹽等39項指標進行實時監測。目前,每天收集42000多組數據,供水水質的安全完全有保證。
作為青草沙水庫的“當家人”,在科研領域,王紹祥取得的成果也得到了同行的廣泛認可,他先后參加了多項國家863重大課題項目和水專項課題的研究,切實解決了原水運行和生產中的問題,為確保上海原水的安全供應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0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