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作為中國第一個步入老齡化的城市,上海已深刻體會到了老齡化的巨大壓力。截至2014年底,上海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共計413.98萬人,占全市戶籍人口28.8%,比上年增加26.36萬人,占比提高1.7個百分點,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據上海老齡科研中心預測,至2020年,上海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數將達540萬人。
為盡快破解養老難題,上海近年來著力探索符合城市特點的養老服務供給模式。截至6月底,全市共有10個區縣申報建設22家“長者照護之家”,其中全部建成的有6家,初步形成“90%家庭自我照顧、7%社區居家養老服務、3%機構養老”的“9073”養老服務格局。
打造“輻射性”社區養老
從去年下半年起,本市開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長者照護之家”試點,通過改造利用社區現有公共設施或閑置物業資源,建成嵌入式、多功能、小型化社區養老設施,為老人就近提供便利的綜合養老服務。
被稱為“家門口微型養老院”的長者照護之家和養老院的區別,不僅在于規模和地理位置,更在于它同時可以把機構的服務資源最大程度向社區輻射。膳食、洗滌、清潔衛生、預防保健等這些服務,如今可以直接送到家里,這不僅讓老人足不出戶享受服務,還可有效改善養老院“一床難求”的局面。
長者照護之家從功能上打通了“90”、“7”、“3”這三個板塊,實現了居家、社區、機構養老的融合,可以作為上海未來養老服務模式的有益探索進行深化完善。今年,“新增20家長者照護之家”已經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截至6月底,共有10個區縣申報建設22家長者照護之家,全部建成的有6家。
此外,2015年本市將新設40個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點和新建40家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各區縣積極申報,確認新設58家社區老年人助餐點、新建66家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目前,已分別完成9家和3家。上半年,市民政局正在研究制定日間照護機構、助餐服務機構、老年活動室等的建設標準和指導意見,推動規范化發展。
照護需求評估將全面推開
據悉,本市到2020年老年護理床位數按照60歲以上戶籍人口數的1.5%進行整體布局,這說明在硬件方面不可能照顧到每位老人,因此亟需解決公共服務資源合理分配問題。
以老年人需求為中心,實施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是本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大舉措,在需求側建立健全養老服務準入管理機制,確保政府提供的基本養老公共服務與老年人梯度化的需求有效對接、公平匹配。
據市民政局介紹,去年底本市基本形成了一套整合后的統一評估標準,明確在徐匯、閔行、楊浦、普陀和浦東新區先行試點,其中徐匯在全區范圍開展試點。截至今年6月底,徐匯已提出申請946人次,已完成評估450人,已提供相應養老服務248人。目前,試點情況總體平穩,取得積極進展。市政府已經明確,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將在全市全面推開。
整合資源培育養老人才
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素質較高、服務優質的養老護理員隊伍,是發展養老服務的根本支撐。
目前,本市已經研究編制《養老護理人員隊伍建設規劃(2015-2020年)》,將整合民政、衛生、醫保的資質體系和培訓資源,建立健全與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銜接、涵蓋醫療護理和生活照料等內容的老年照護工作人員職業資質體系。
此外,醫養結合是當前養老服務中最迫切、最剛性的需求。目前,本市已經研究形成一系列醫養結合政策措施,目標是2017年實現一定規模,即150張床位以上的養老機構全部設置醫療機構并實現醫保聯網,全市高齡老人醫療護理計劃基本覆蓋;到今年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養老機構實現簽約服務全覆蓋。
據悉,今年已將新增50家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共有16個區縣申報51個項目。截至6月底,已有10個內設醫療機構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0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